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治意见
目前我市水稻已陆续进入分蘖期,田间开始出现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病虫为害,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来临,各种病虫将进入盛发期。
一、病虫发生动态
1.稻飞虱 今年灯下始见期为3月16日,与去年相当。至4月20日止,各地观测点灯下虫量为914头,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7.8%。据当前田间调查,武鸣县虫口密度最高625头/百丛,最低13头/百丛,平均166头/百丛;宾阳县虫口密度最高620头/百丛,最低8头/百丛,平均213头/百丛;上林县虫口密度最高1210头/百丛,平均280头/百丛;马山县虫口密度最高590头/百丛,平均103头/百丛;横县最高25头/百丛,平均5头/百丛。随着外地虫源陆续迁入,第二代稻飞虱在我市的发生程度为局部偏轻。
2.稻纵卷叶螟 前期灯下成虫量少,没有明显迁入峰。据各地田间调查,当前田间幼虫基本在1头/百丛以下。随着外地成虫不断迁入和本地虫源陆续孵化,田间虫口密度将持续增加,为害加重。
二、防治意见
1.加强监测预警。各级植保农技部门要密切监控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的发生动态,及时发布病虫情报,指导群众开展科学防治。
2.抓好达标防治。各地要根据田间实际调查情况,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户对达标田块进行及时施药防治,避免过量和滥用农药。
3.科学使用药剂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、噻嗪酮、吡虫啉、啶虫脒等,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酰胺、甲维盐、阿维菌素、毒死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