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当前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
目前我市晚稻生产已进入生长中期,近期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,外地虫源随风雨持续迁入,当前正是水稻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的关键时期。当前我市水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以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稻纹枯病为主,局部地区同时发生有水稻白叶枯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,各地要及时做好加强防治指导工作。
一、稻飞虱
预计全市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(2级局部4级),发生面积60万亩,以上林、武鸣、隆安、宾阳部分稻区为主,其他地区均有发生。由于受强对流天气影响,外地虫源开始陆续迁入我市,据各县(区)调查,当前田间虫口密度最高为2300头/百丛左右,平均为300头/百丛,近期横县5日灯下成虫量达201头/百丛。防治适期在9月上、中旬。
二、稻纵卷叶螟
预计全市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(2级局部3级),发生面积40万亩,主要以隆安、横县、上林等局部稻区部分迟播田发生相对重。据各县(区)调查,横县5日灯下蛾量达33头,马山县田间幼虫量高的达165头/百丛,平均为65头/百丛,特别要重点关注迟播田浓绿田块,防治适期在9月上、中旬。
三、稻纹枯病
预计全市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(3级局部4级),发生面积80万亩。据各县(区)调查,目前该病已在部份田块发生,当前田间病丛率高的达25%,平均为8%,预计主要病害流行期发生在9月中、下旬。
四、水稻白叶枯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
近期我市受台风雨影响较多,两种病害主要是受大风(往往是台风)强烈吹动稻叶相互摩擦产生微伤口,在合适温度和高湿环境作用下病原细菌入侵稻叶而致病,部分优质稻和常规稻相对感病。经调查目前我市横县已在部份田块发生这两种病害,其中白叶枯病病丛率高的田块达40%,细菌性条斑病病叶率高的田块达20%。各地要注意监测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动向,特别是容易遭受大风袭击的地区,大风过后要特别关注病害的发生,一旦发生及时组织防治,减少损失。
防治意见:
1. 抓好病虫害监测,准确预测预报,搞好统防统治
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大对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及常规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预警工作,准确监测病虫发生动态,及时发布病虫情报,制订科学防控对策,做好当地政府参谋,同时通过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向广大农民发布病虫信息,并深入基层指导科学防治,做好防治示范工作。决不允许出现因漏查、漏报而影响病虫的及时防治。各要组织现有专业机防队投入统防统治,在做好示范的同时,扩大机防面积,争取大面积连片稻田采用机动喷雾统防统治,有效控制“两迁”等重大病虫害的为害。
2.防治策略和药剂选择:
各地植保技术员要指导农户根据田间调查实际情况,参考病虫情报实施正确的防治措施,而不应单根据经验或跟随其他农户盲目喷药,导致成本增加,农药中毒风险增加,污染生态环境。
①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、醚菊酯、扑虱灵、异丙威、仲丁威等;
②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康宽、阿维菌素、氟铃脲、甲维盐等;
③稻纹枯病应在孕穗期及破口期分别施药防治一次,可选用30%苯甲·丙环唑乳油、井岗霉素;
④防治水稻白叶枯病、细菌性条斑病可选用20%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、25%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、10%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等。